|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辖区导航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关键词:民间美术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市文广局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r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20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仁怀市民间美术,大多为民间工艺美术,有剪纸、根雕、盆景、蜡染、刺绣、挑花等,尤以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的蜡染、刺绣、挑花最为有名。
蜡 染 是市内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的一种传统印花染色方法,古代称蜡缬、蜡幔,当地少数民族叫蜡花,尤以苗族人民使用最为普遍。它除用于服饰外,还用作床单、被面、帐檐、窗帘、桌布、包袱布、书包、手巾、伞套、背扇等。蜡染制作工艺独特、精湛,花纹图案文静素雅,美观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是一朵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美术之花。
    市境内少数民族的蜡染工艺,其方法大同小异。蜡分为两种,一是蜂蜡,一为石蜡,以蜂蜡染印为佳。蜂蜡用蜂糖渣渣熬制,成本较高,加上本地养蜂的人日渐减少,现在多数人采用石蜡,也有蜂蜡、石蜡混用的。染制方法,先将蜡放在特制的金属蜡锅内,用60~70℃之间的恒温将蜡熔化,然后用蜡刀点画。蜡刀系铜刀竹把,大小不等,略呈斧头形,分为疏刀和点刀。疏刀用于绘制直线,点刀用于点画图案。点画时,用蜡刀蘸上蜡,在自织的本色麻布或白棉布上绘制各色各式的图案。待蜡花凝固后,再将蜡布拿去染色。后山一带苗族的染料用白酒、龙胆水、生铁锈水、盐等合成青色。哑塘一带的仡佬族的染料则多用蓝靛制成蓝青色。现在也有人用化学染料染制,其色泽和亮度更好。蜡布在染料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捞起来晒干或用火烘干。再放在清水里高温浸煮,使蜡溶解后,放进清水中漂洗去污,花纹图案即显现了出来。
    蜡在布上凝固后,经过反复染色,蜡层自然龟裂,染料随着裂缝渗透,留下人工无法描绘的冰纹。它浑然天成,即使相同的图案因冰纹相异而千变万化,风采独具。
    蜡染的图案极为丰富,有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几何图形等。后山苗族的蜡染图案,以动植物和几何图形为最多。如蕨鸡草、狗尾草、含羞草、石榴花、白果花、南瓜花、黄瓜花、辣椒花、菊花、荷花、果实、谷穗、牛角、鸡眼睛、狗脚迹、螃蟹、鱼虾,以及光体、锯齿、圆圈、雷纹、网坟、绳纹、螺旋纹、芒纹、蜗纹、游旗纹、方格、菱形、瓜米等。通常五幅图形为一组,成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哑塘仡佬族的图案,则以禽鸟、鱼虾为主体。这些图案质朴单纯、粗犷有力、想象力丰富。多取材于其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和历代生活、生产中的所见所闻,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蜡染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来源,市内的苗族人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苗族人民在贵州高原定居后.除了开荒种粮外,还逐渐开始纺麻织布,驯养野生动物。一天,一个聪明的苗家姑娘正在纺织麻布,碰巧挂在屋梁上的蜂桶掉下来,蜡液泼洒在她织好的白布上凝固了。后来,她拿织好的白布在蓝靛缸中浸染,发现粘有蜂蜡的这段布上有美丽的蓝白花纹。她受到启发,便发明了蜡染,并在苗族中广为传播。
   此传说,说明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已经从生活、生产的实践中发明了蜡染这种印染工艺了,它与史籍的记载是大体相符的。《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织绩木皮,梁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溪蛮爱铜鼓,甚于金玉,模取铜文,以蜡刻板印布,入靛渍染,名点蜡幔。”
其它如《华阳国志》、《西南夷传》、《元和群县志》、《南史》等书也有类似的记载。这说明早在唐宋以前,蜡染已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比较风行了。明、清以后,有关的记载就更多更详了。明代《嘉靖图经》记载:“西南苗,妇女画蜡花布”;《清一统志》记述:“花苗裳服先用蜡绘于布而染之。既染去蜡,则花现”。又如《黔中记闻》说:“仡僚有斜纹布,名顺水斑”。乾隆《贵州通志》中说:“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见花。”
    除了史志书籍的记载外,不少文人学士的诗词中,也有吟咏描述。如清康熙时贵州诗人田榕《黔苗竹枝词》中的“浓妆只爱悬珠好,雾觳争如绘蜡精”;清嘉庆时甘肃武威人张澍《黔苗竹枝词》中的“蜡绘花衣锦裙裳,振铃跳月斗新妆”;同一时代的北京诗人舒位《黔苗竹枝词》中的“蜡花染袖春衫薄,坐到怀中月堕时”;清同治时贵州贵阳诗人颜嗣微《竹枝词》中的“银环垂耳发垂肩,蜡绘花裙绣伞圆”;清光绪年间贵州普定人刘韫良《苗族杂咏》中的“满襟蜡绘花纹巧,染就花纹当绣裳”等等,都是流传甚广的名句。
从上述记载、传说、诗词,可以初步推断:仁怀市境内的少数民族的蜡染,开始于秦汉以前,发展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年间。
刺绣和挑花,是市内苗族人民中有着优秀历史的传统工艺品。它们使用的原料、工具有麻布、棉布、丝线、绒线、毛线、钩针、小针、竹梗、竹针等。挑刺技巧、技法有平绣、结绣、缠绣、绉绣、辫绣、牵线绣、打籽绣、插花、挑花、穿花、编花、嵌插、抽纱等。其主要的不同之处,挑花是用针线在布的表面挑绣,不能刺穿布片,通常是按布的经纬和纱的多少挑制成图案,表里现花,底面无花迹,俗称数纱。剌绣多绣于衣服、胸巾、腰带、脚套筒、芦笙巾布、百褶裙等衣饰。它底面对衬,故有正面绣花反面看之说。挑花常用于鞋垫、围腰、头帕、枕巾、背扇、袖口等物品,有时也相互混用。近年来使用渐趋广泛,开始用于窗帘、门帘、沙发、桌椅、手提包等现代物品。
    挑花和刺绣的图案,多以自然为背景,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花样朴实,风格优雅,内容丰富,色调鲜明,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刺绣的图案,以动植物为主,最常见的有双龙、龙虎、山羊、鹿子、蚂蚱、鸳鸯、凤凰、锦鸡、喜鹊、白鹤、燕子、画眉、水飘虫、鱼、虾、梅花、映山红、菊花、龙花、喇叭花、兰花、山茶花、莲花、松竹、青草、藤蔓、方块等。挑花的图案多为几何图形,寿字格水波纹,狗牙、牛牙等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以及猪、羊、猫、狮、猩猩、云彩、白果、丝瓜、刺梨、花鸟等。刺绣的颜色以绿(深绿、果绿)青二色为主,杂之以蓝、黄、红等色;挑花以深蓝色、深黑色作底,红、白二色挑出二方、四方连续图案的轮廊,再填以黄、绿等色。据说,这些颜色与苗族的先民,原本住在“衡山在南,岷山在北,左洞庭陂,右彭蠡之水”的水清波澄的地区有关,是他们追宗怀祖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在后山苗族布依族乡的苗族人民中,流行着另外一种传说,讲他们的祖先住在长江之滨时,姑娘们原本着青、白色衣裙,因为她们常用食物在江边祭祀龙王,祈求保佑她们下河打鱼捞虾的亲人们吉利平安。龙王感激她们的盛情,特派龙女化作凡人,前来教会了她们刺绣挑花,让她们素净的衣裙多姿多彩。这些传说,都说明了刺绣挑花的发明与苗族先民居住的环境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苗家小姑娘七八岁就开始学刺绣挑花。无论是在田边地角,还是茶余饭后,苗家妇女总是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一丝不苟的刺绣挑花,相互切磋挑、剌技艺。她们既不描图,也不扣样,徒手绣来,全凭自己的爱好和丰富的的想象力挑绣,却能贴近生活,巧夺天工,很少雷同之作。每逢节日盛会,她们总要把自己绣制的衣裙穿戴起来,展示其精湛的技艺才能。值得一提的是,她们挑花、刺绣的时候。还要根据挑绣物饰的不同,唱与之相关的民歌。如这里的苗家姑娘,到了将要结婚的年龄,便要用青布制成一根长五尺,宽三寸的腰带,并亲手用彩色线绣上花鸟虫鱼等图案。每年当地苗族人民进行传统节日的踩山活动时,亲自把它系在自己选中的如意后生的腰上,作为定情的标记。后生得到腰带后,妥为珍藏,直到迎娶那天再系上腰带去迎娶。流传至今的苗族民歌绣腰带,表现了苗族少女文绣腰带时的喜悦、羞涩的心情:
金线绣来银线织,绣条彩带系郎腰。
牵来彩虹作丝线,摘朵红霞当花描。
绣成搭在肩膀上,引得黄莺下柳条。
白云见了羞红脸,蜜蜂见了把翅摇。
千针绣出女儿心,万线挑出鸳鸯鸟。
至于民间剪纸、版画、雕刻、雕塑、盆景等民间工艺美术,大多是民间艺人所为。如建筑中的石雕、木雕,装饰中的剪纸、窗花,作为小商品销售的木版年画、民间工艺品等。从1988年仁怀文联成立以来,曾多次组织、举办活动,其中就包括“张金来根雕艺术展”、“胡贵才盆景根雕艺术展”、“林成蓉剪纸艺术展”、“郑廷礼剪纸艺术展”等,为弘扬民间艺术,推动民间美术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文作者:未知)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851-22307177 22232377 (广告洽谈) 传真:2000人QQ群:131253197 邮箱:gzrhzxw#126.com
地址:贵州仁怀时代广场正对面3F/5F 邮编:5645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