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是谁安葬了鲁班场红军烈士?

是谁安葬了鲁班场红军烈士?

关键词:鲁班场,红军烈士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中国酒都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r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31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写于长征七十周年之际,兼怀孟本胡

  1935年1月下旬开始,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在赤水河沿岸展开史无前例的四渡赤水之战。二渡赤水后,中央军委决定打击一直对红军穷追不舍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以乘胜加快建立黔北根据地的步伐。 
  3月15日,红军被迫发起鲁班场攻坚战。周浑元纵队3个师1个旅共15个团凭借坚固的工事,以逸待劳。然而,红军能够投入战斗的总兵力只有15个团,除去警戒、掩护和抗击敌增援的部队以外,实际能够投入战斗的兵力并没有敌人的多。血战一整天,红军损失惨重,牺牲了489名战士。
  战斗结束后,红军根据前敌司令部3月13日“控制赤水河上游作为转移枢纽”的计划,匆匆撤离了鲁班场。红军撤离鲁班场后,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体,却得到了妥善安葬。究竟是谁安葬了他们?多少年来没有人提起过。
  据《仁怀教育志》记载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三月,红军长征时,在鲁班场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战斗,红军伤亡489人,其中阵亡烈士遗体,全部由孟胡氏出资安葬”。
  孟胡氏,本姓胡,后名孟本胡。出生于仁怀茅坝区黎民乡立岩官家堡,家境贫穷,目不识丁。成年后嫁给鲁班场孟昆山为妾。孟昆山拥有田产800余石(每石200公斤),铜币、银锭积存甚多,是仁怀数一数二的巨富。孟昆山妻多无子,续娶孟本胡时年过七旬,孟本胡是他第七位夫人,但婚后仍无生育。孟昆山在世时,爱财如命,一毛不拔,《仁怀县志》说他“一芥不苟于人”。孟昆山死后,孟本胡主持家政,以她出生贫苦的经历,感发悲天悯人之心,热心公益,兴学育人,扶贫济困,为地方作出了许多贡献。
  农历甲子、乙丑年间,即民国十三、十四年(1924年到1925年),仁怀连年干旱,农民颗粒无收,饿尸遍野。孟本胡出钱做了120口棺材,送给穷户人家安葬死者。
  民国十九年(1930),鲁班场创办了两级小学。依照当时习俗,男孩和女孩不能同校读书。民国二十五年(1936),鲁班士绅征得孟本胡同意,在孟氏宗祠内创办了鲁班女子初级小学。仁怀县政府便以孟本胡之名委任她为两级小学的名誉校长。在学校开办过程中,她除了拿家产开支学校的各项费用外,对远道而来求学的学生还无偿供给食宿,对本地生活困难的学生,或送衣服,或送钱物,让他们安心学习。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她叫人把蒸好的棕子背到学校,请老师和学生过节。她经常到学校用新礼节向师生们讲话,学生们都尊称她为老祖祖、老校长。后来修建鲁班小学,所需木材也是她捐的。
  孟本胡胡晚年孀居,见仁怀没有一所中学,便接受地方人士建议,力排众议,主张拿出家产作为办学资金,选址修建“仁怀私立昆山中学”,并保举族中孟琼阶进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学习教育,供给读书花费,以便将来承办学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成立了建校筹委会,具体负责建校事宜。学校尚未建成,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孟本胡病逝,但学校仍得以继续兴建,并于翌年在刘莘园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开班授课。
  私立昆山中学后改为鲁班中学、仁怀第四中学,如今是仁怀四间完全高级中学之一。办学数十年来,为仁怀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孟本胡死后治丧时,仁怀名士母重光为之写了一幅门联:
嗟兹岁月胡忙,流水落花春去也;
怅这门庭永寂,送鸿迎燕主何之。

  一个山野女人,就这样平静地走完她的一生。(原载《遵义党史党建》杂志)
      (本文作者:周山荣)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851-22307177 22232377 (广告洽谈) 传真:2000人QQ群:131253197 邮箱:gzrhzxw#126.com
地址:贵州仁怀时代广场正对面3F/5F 邮编:5645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