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枧槽沟朱德、李富春住址

枧槽沟朱德、李富春住址

关键词:枧槽沟朱德、李富春住址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中国酒都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r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361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枧槽沟位于今大坝镇尧村,是大营山山脚的一个小山村,距大坝场6华里。
枧槽沟东面的一个山头叫新田丫口,西面是延绵起伏山梁;往南再行二华里,便是大沙坝;向北经学堂岗、高嘴岗翻大营山便是大坝场。枧槽沟树茂林深,稻田连片。在1935年时,村中只有3间房屋,住六、七户人家。
位于枧槽沟的老房子,上下接连两户人家,上一户是张树良家,下一户是张树衡家。
 张树良家是土木结构青瓦屋面房舍,长三间,左面修一厢房。张树衡家的房子最早修建于清朝年间,系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房舍,长五间。后来,又于左边建造厢房两间,院坝外回环下厅一间。房高一丈三尺左右,虚九柱加瓜,通马口,檐柱有石墩。大门口左右各有一个方形石墩,正面有花草图案。房舍开间一丈二尺左右,大门两边是方字格木窗。小二间大壁下端为三田心空装饰,上端中间是方格木窗,两边是石灰夹壁。其厢房与下厅装饰与正房无多大区别。整个结构虽不宏大,但典雅整洁。张树衡曾读过几年书,其时,在家开药铺行医。
1935年3月24日,红军经三合、大沙坝、荣昌坝、火石岗等地进入大坝场地域。下午,一部红军住进张树衡、张树良家。
红军住进张树衡家时,全家都未躲避。有个红军见到张树衡,就说:“老板,你们都在,这好。不要怕,我们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是为人民办好事的。”最后又说:“我叫李富春。”红军拿出十斤盐巴给张树衡的儿子张丙均,叫张丙均帮他们换大米。张丙均当时二十余岁,便去张树南、张大方两家给红军换回大米二百斤。
张丙均给红军背米回来后,天快黑了,到张树良家去,才走到院坝边上,持枪站岗的红军就问:“干什么的,不准进去!”张丙均回答说这里是自己的家,才让进去了。张丙均走进去一看,坝子里棚了许多枪,堂屋都站有门岗。主人只准在其他房间进出,但不准进到堂屋去。当晚,朱德住张树良家堂屋,在堂屋右侧铺了一张床,床侧安放一张桌子。办公照明不便,就在土墙上撬了一个窄缝,塞进一块木板,木板上放桐油灯盏。晚上,李富春拿出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的文告给张树衡看过,并动员张树衡参加红军。因此,张树衡后来一直都说,李富春是红军政治部代主任。第二天早晨,张丙均见有个人在屋檐下洗脸。有个站岗的红军告诉他洗脸那个就是朱德。
 25日晨,朱德、李富春走了,住在枧槽沟一带的红军也一起走了。
 李富春走时,还送了一个竹筒给张树衡,并说:“老板,给你去装酒吃,作个纪念。”这个竹筒口径四寸多,八、九寸高,用土漆漆的,呈猪肝色。张树衡在竹筒边上穿了一个小孔,挂在墙上装烟锅巴。多年后,交仁怀县党史办。
 红军走时,还在张树良家留下了一个红军带来的装米用小木桶,高二尺左右,前面平,后面呈椭圆形,前面上下各两个洞,用绳子系起就可以背起走。这木桶张家用了多年,后被损坏。红军还自带有一只煮饭用的锅,走时锅带起走了。
 红军驻枧槽沟时,有一个不知姓名的红军伤病员死在这里的一根草杆树下,他的儿子也是红军,只有十二三岁,痛哭了一阵之后,随红军大部队去了。红军遗体是当地村民张大信的父亲和张大群的父亲抬到岩头岗的山坡上掩埋的。红军在枧槽沟驻地写过“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红军走后,国民党政府强制当地群众把红军写的标语全部抹去。红军驻宿当地时,群众见到还有不少驮东西的马匹。
 现李富春住过的房子,除厢房和下厅拆除外,正房保存完好。朱德住过的房子,因系土木结构,墙体受裂成为危房,主人按原貌在原址重修。

 

      (本文作者:未知)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851-22307177 22232377 (广告洽谈) 传真:2000人QQ群:131253197 邮箱:gzrhzxw#126.com
地址:贵州仁怀时代广场正对面3F/5F 邮编:564500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